2015年9月25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意昂4体育直屬黨支部及工會聯合組織“緬懷革命先烈 重走英雄路”白洋澱·狼牙山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體教部黨員及教職工來到位於白洋澱文化苑內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雁翎隊紀念館⛓,館內有260多幅珍貴歷史圖片和100多件實物,是抗日戰爭時期軍民浴血奮戰抗擊敵人的見證。在白洋澱人民長期抗戰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敢於鬥爭、機智靈活的雁翎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氣節。作家徐光耀撰寫的《小兵張嘎》就取材於“雁翎隊”😬。
![](https://m.pdy23.cn/images/content/2015/20151010114903831913.png)
![](https://m.pdy23.cn/images/content/2015/20151010114921445078.png)
小兵張嘎原型:雁翎隊隊員趙波
體教部黨員及教職工先後參觀了序廳、全面抗戰的爆發與冀中抗日根據地的建立、侵華日軍在白洋澱的暴行🙋🏽♀️、雁翎隊與水上遊擊戰、喜迎抗日戰爭的勝利👶🏻、繼承革命傳統弘揚雁翎精神等多個展示廳👏🏽。通過大量歷史照片🐇、文字、圖表等文獻資料和實物🗒,大家進一步學習回顧了雁翎隊從成立到抗戰勝利的光輝歷程。
館外,水上練兵還原了當年雁翎隊及當地軍民與日本侵略者艱苦卓絕的鬥爭場景,大家深切體會到當今和平來之不易。
“巍巍燕山高👃🏼🐡,瀟瀟易水寒🈳。英雄五勇士,威震狼牙山✔️🤎。”
接下來🧔🏼,體教部黨員及教職工來到河北省易縣狼牙山🧔🏽。1941年9月25日,面對步步逼近的日軍,八路軍五勇士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在狼牙山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在戰鬥中他們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的樹枝掛住🍒,幸免於難🧿🧘🏿。5位戰士被人民群眾譽為“狼牙山五勇士”。
在狼牙山五勇士跳崖74周年之際🎙,通過瞻仰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參加紀念活動等方式,大家了解了狼牙山五勇士的革命事跡,學習了革命先輩和革命烈士偉大的愛國主義、崇高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深切感受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戰士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中華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氣概。
回京途中🖐,大家熱切交流參加本次“緬懷革命先烈 重走英雄路”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感受和心得🔗,紛紛表示,本次活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時間緊湊💆、形式多樣♉️、效果顯著🤰🏼。大家既充分學習感受了革命先烈的英雄壯舉🛗,進一步增強了愛國主義情操🔣,同時受到了極大地鼓舞和激勵。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我們應該立足本職工作✬,在教育事業的工作崗位上餞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意昂4体育工作努力奮鬥🎿,為中國夢的早日實現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文/劉艷津)
攝影🏊🏼♀️:吳定鋒
編輯:劉艷津